第二百零八章孫郎嫁妹人盡皆知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崇文入了軍營,到沒有想象中的那般飛揚跋扈。此人的名字,蘇譽還是有些印象的,就在自己出任錦江漕運指揮使的時候,楊崇武曾經代表楊家前去送賀禮。說來也是奇怪,那楊崇武身材單薄,就如一張人形厚紙板一般,看上去搖搖**墜,讓人擔心,卻偏偏崇武,而眼前這個楊崇文,反而是個五大三的漢子,面相較楊崇武要黑上許多,任誰看上去,也不可能和文字有個什麼關聯。蘇譽不心中暗笑,楊家的長輩看樣子都是幽默大師,起名字都喜歡搞點反語。

既然蘇譽決定了要入京覲見,他也就不著急了,晚上睡個踏實覺,第二天一早方才打點返京事宜。三軍將士倒是有情有義,對他的離開頗為不解。想當初蘇譽沒來之前,大秦軍隊那是每戰必敗,退了又退,被老百姓戳著脊樑骨罵,如今蘇譽帶著大家打出了一片輝煌的戰績來,反而被皇上除了兵權,召見了回去。一大早就有幾十個基層將領,侯在蘇譽帳外,等著和他道別。

蘇譽卸了重任頓覺渾身清,一覺睡到自然醒。出了個懶身,剛拉開帳子,便看見門外站著一堆人,嚇了一跳:“你…你們在這做什麼?”

“蘇將軍,我等在你的帶領下才有了今天的戰果,您就別走了,等著我們聯名上書,要求把您留下來吧”

“對啊,蘇將軍,我們只想跟著您幹。”

“是啊,你這一走我們這邊可就危險了啊…”

蘇譽心中一陣動,這幾個月的元帥還是沒白當的,至少贏得了眼前這些基層幹部的用戶,也算對自己工作的肯定。可惜這些人畢竟也只能給自己一些安,所謂的什麼聯名上書,恐怕皇上不會在意,滿朝文武更不會拿它當回事。恐怕在皇上眼中,自己現在儼然就是一個意圖不軌手握兵權的王爺,事關自己的萬里河山,誰會願意姑息養

“你們都圍在這裡做什麼?軍有軍規,快些各自回營練兵馬”一個頗具威嚴的聲音傳來。

循聲望去,只見卓老頭身著鱗甲,身後跟著幾元大將,當然,信任副帥楊崇文也在其中。

忽然面前的十幾個副將忽的朝卓帥跪道:“卓將軍,上書把蘇將軍留下來吧…”

“是啊,卓將軍,沒有蘇將軍,我軍寸步難行啊”

“將軍…”卓老頭面沉鬱,大喝一聲:“好了休要多言,該怎麼做本帥自有定奪,爾等快些散去”卓老頭治軍多年,談吐之間,不怒自威。眾將士見他如此說,也就不敢再多說,告了罪,紛紛散去了。

楊崇文看了一眼眾將離開的背影,方才笑著上前道:“蘇將軍能得到如此多的擁戴,當真是我輩楷模,楊某佩服”

“不敢當蘇某隻是做了分內之事,今後東路軍還要仰仗楊將軍多多出力了。”

“理當如此,義不容辭”楊崇文雙手抱拳道。

卓老頭見他倆在這說著這種毫無營養的話題,上前道:“蘇將軍還是別耽擱了,如今封了王,皇上想必也是思念心切,你還是快快返京吧。”

“卓將軍,可否借一步說話?”卓老頭微微一怔,笑了笑道:“有何不可。”說吧和他走到一旁,小聲問道:“蘇將軍可是要代些什麼?”

“卓帥這段時間一直是將兵權予末將管理,多以末將深知著虎符的作用甚大。之前楊家和金人往甚密,鬼才信之前糧草只是都是出自楊其訓一手,將軍要儘可能的架空楊崇文的權利,方才能確保無虞。”說實在的,他現在才懶得管金人能打到哪裡去。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話又要說回去了,蘇譽不愛國,也沒有什麼狹隘的民族神,所以嘛,在他看來什麼金國什麼蒙古,還有什麼大理西夏的,無非是內戰而已。和之前三國裡面魏國蜀國吳國三家爭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卓老頭這幾個月對他的照顧確實明明白白的,給他一句忠告不為別的,只是希望他不至於因為楊家和金國的私通,而成為犧牲品。

卓老頭淡淡一笑,朝他點了點頭道:“算你小子還有良心,臨走不忘提醒我。放心吧,卓某會注意的。”蘇譽昨便已經打點好了行裝,此次回京,自有關越和軟文相護,自然不用擔心安全問題,而且從濟寧往京城一路,有黑錦軍同行,只不過黑錦軍不能入京,從河東便要南行,到了河東,京城也就不遠了。黑錦軍是蘇譽的私兵,蘇譽要走了,自然黑錦軍就不會在留下。只是黑錦軍從軍中納了不少新鮮力量。卓老頭看著這支只有八百人的兵隊伍,心中疼得直哆嗦。不過既然是蘇譽的人馬,他也不好攔截,只是那新來的楊崇文意見頗大,竟攔在營門前,口口聲聲的拿軍令嚇唬人。張千十幾年前就已經縱橫疆場了,哪裡會看得上這麼一個小賊。

只朝他冷冷一笑:“說完了麼?說完了就讓開路。這怎麼說也是王爺的儀仗隊伍,你一個小小的戰前副帥,也敢以下犯上?”話音一落,幾元大將手持兵器,從隊伍中行出來,虎視眈眈的站成一列。從左到右依次是關越,延平,軟文,阮欽,大黑,這幾人的本事楊崇文雖未見過,但是來的時候已經聽說了關越和延平的事蹟,恐怕單單一個關越他就奈何不得。當下也只能訕訕一笑:“末將只是出來送行而已,若是千歲要將自己的儀仗隊伍帶走,屬下自然不敢有意見。”當下臉鐵青的讓到一旁,不敢多言。

卓老頭知道蘇譽著一干子幕僚不好惹,若是真打起來,楊崇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畢竟他現在是自己的副帥,忙上來勸解道:“爾等還是快些護著錦江王啟程吧,時不早,若是皇上等的急了,又要龍顏不悅了。”蘇譽似有深意的朝他笑了笑,拱手道:“卓將軍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蘇譽理了理衣服,看了看身後肅穆的黑錦軍隊伍,再看看身後的濟寧城,心中竟莫名的湧起一陣豪情壯志來。大笑兩聲道:“乘風破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從濟寧到京畿這一路上可謂是荒涼,隨處可見空當當的村子,也無甚留戀的地方。所以赴京之路,竟行的特別的快,彷彿轉眼間,京城便在眼前。

黑錦軍屬於私兵,按道理說是不允許的。不過這種兵荒馬亂的年代,皇上哪管得了那麼多。恐怕不止是他一人有私兵,為了自己安全著想的大家族權貴,恐怕私兵的數量不會比他少。饒是如此,也只說得上是潛規則,誰也不說破而已,所以早在距離京師百里,蘇譽便與張千分道揚鑣了,只帶了關越和軟文二人隨行入京。

越靠近京城,臨近的村子便越發的富庶。蘇譽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見到的最大的城市便是錦江城。說來也是應該,錦江成就算是大秦的第二大城市,想來最大的城市便是這個京城了。京城位處河西,原本是個小城,據說大秦太宗皇帝是個極度信的人,聽說這城旁邊有座小山,這山名便叫做秦山,鎮壓著一股王氣在下面。太宗皇帝便仿效古人埋金於此山之下,意圖將秦山的王氣永遠的鎮壓在此處。而秦山旁邊的這座小城也就改名為京兆,經過幾代皇帝的不停擴建,儼然成了大秦一大名城,不僅如此,就連它旁邊的村莊也都連帶著發了財,成了京城的衛星城,當然這是現代的說法,在古代雖然沒有衛星城一說,但是卻有著眾星拱月的說法。

阮文騎在馬上,東瞅西看,只覺的新鮮不已,走著走著便揮著馬走差了路,這時候蘇譽便不得不停下來去找他,如此一路下來,幾十里路竟用了將近兩天的時間。

眼看著京城就在眼前,軟文興致的道:“王爺看京城就要到了唉。”蘇譽翻了翻白眼道:“你可好了,進了京城可不能亂跑,京城不比前面那些小村子,說不定就找不到人了。”軟文哪裡肯聽他的,只道:“只道了只道了,軍師臨行前不是留下了三個錦囊妙計,說是進城的時候便拆開第一個來看麼?”蘇譽忽的想起此事來,心中不有些好笑。古人莫非都喜歡如此,什麼事情一次代完了便好了,偏偏要故玄虛的搞三個錦囊,不過既然是張千的意思,他也不好違背,只能緩緩的取出第一個錦囊來,打開之後,發現裡面有一個紙條:孫郎嫁妹,人盡皆知。沉思半晌,忽然明白了過來,這是讓他把自己回京的事情搞得人盡皆知,這樣可以用輿論捆住皇上的手腳,讓他不好隨隨便便動自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當今皇上可是懂的。

思索了片刻,便問關越道:“你可知道京城有什麼可以僱傭的禮儀隊伍?越熱鬧越好,人越多越好的。”關越想了想道:“這個在下倒是沒有印象,畢竟離開京城好些年了,從前對這種行業也不甚悉。蘇大人為何要找禮儀隊伍?”

“就為這個錦囊妙計”蘇譽將手中紙條拿出來給他二人一看:“孫郎嫁妹,人盡皆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