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符咒:擊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cn">。cn)劉桑看向周圍。
雖然無法看到蜃怪的具體樣,但蜃怪之大,可以想見。
如此大的怪物,想要將它一舉殺死,幾無可能。
但要是不將它殺死,幻境不斷湧來,他們疲於應付,早晚死在裡頭。
他心想:“要想一下殺死這隻蜃怪,除非使用咒陣。”但這裡,本就沒有空間讓他去畫咒陣。
想要從《古符秘錄》中找出對付蜃怪的辦法,卻發現《古符秘錄》裡的符錄雖全,但大多卻只是召風喚雨、引雷破幻之類的輔助術法,雖然不能說無用,卻也不像上一世裡許多仙俠小說裡的“符”那般神奇,而單論殺人的手段,還不如陰陽家的咒術好用。
想到這裡,他心中忽的一動:“在上一世的道教文化中,經常會有‘符咒’一詞,符咒符咒,乃是陰陽家之咒術與道家之符術的結合。但在這世界裡,道家與陰陽家並沒有融合成道教,於是,符是符,咒是咒,以往,會符術的人不會咒術,會咒術的人不會符術。”一念既起,竟是怎麼也無法停竭。
他在心中繼續忖道:“原來道家的符錄之術,說穿了就是將元始之氣收集,轉化成玉靈之氣後煉成靈砂。所謂元始之氣,萬物以之成形,乃是這天地間最初始的玄氣,而玉靈之氣與陰陽家的巫靈之氣、上古九大魔神收的混沌之力,其實是同
同源的東西。道家以玉靈之氣煉製靈砂。再以特殊的字符畫在紙上,使用時,巫靈之氣發動,變風化火,外人不知其然,自然是覺得在紙上畫一畫,便能生出諸多妙用,神奇得緊,這就跟不知咒術的人,看到陰陽家弟比手劃腳。口中唸唸有詞,敵人自己就倒了下去是一樣的。”
“由於玉靈之氣來自於元始之氣,故而其cāo縱自然的威力要比陰陽家的咒術強得多,但陰陽家的咒術‘三五錯’,涉及天相地理,星算曆法,上有天文、歷譜、蓍龜、雜佔、形法這‘五式’,序四時之位,步五星
月。紀吉凶之象,考寒暑殺生之實;中有五化、五聲、五
、五氣、五動之運用。為萬物之紀綱,變化之父母;下有五德始終,五行生剋,當前世間玄術的主要理論便是來源於此。陰陽家未能掌握玉靈之氣,亦不知符錄,但陰陽家的前身畢竟是由伏羲大帝傳下來的上古巫祝,對天地的瞭解和在術法應用上的各種理論,卻又要遠強於道家。”
“道家之符錄主要用於輔助,陰陽家的咒術卻是殺人於無形的術法。若是能夠以道家之符錄,施展陰陽家之咒術,又或是以陰陽家悉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的完整理論,去補充道家之符錄,豈非正好互補其短?若是真的能夠做到,兩套術法疊加,那絕非一加一等於二那般簡單。縱然是等於三等於四都有可能。”他不由得興奮起來。
要知道,論起符術,雖然現在的他,依舊還不知道道家秘傳的煉砂手法。但由於那本《古符秘錄》,目前道家七宗裡,只怕無人知道的符錄比他更加完整。
論起咒術,由於古玉里記載了許多先秦時陰陽家的基礎理論,然後他又成了陰陽家蟾宮之宮主,對咒術之運用有了更深刻的研究,單就咒術原理和知識,就算金烏谷和星門仍在,再加上一個蟾宮,只怕也沒人比得上他。
就算其他人未必能夠將符術與咒術聯繫在一塊,但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個道教和儒家文化影響了華夏文明上千年的世界裡,來到這裡的穿越者,對於“符咒”一詞,原本就耳能詳,哪怕沒有人提醒,也能自自然然的將“符”與“咒”聯繫在一起。
而這個,卻是在這陰陽家與道家互相割裂的世界裡,沒有人能夠做到,甚至是沒有人能夠想到的。
原本以為會更復雜一些,結果方一生出符咒結合的念頭,發現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竟是水到渠成,這兩者竟是天然的可以互補。
取出紙筆靈砂,他略一沉,看向夏召舞:“幫我一個忙。”夏召舞見他將手一翻,便有東西出現在他的手中,心中微動:“森大哥把轉心燈收了去,但卻看不出他藏在哪了。姐夫好像也有一個巫袋,可以用來裝東西…”她小聲問:“森大哥,要我做什麼?”劉桑淡淡道:“我要一張桌。”夏召舞張口結舌,好半晌,終於反應過來,在他面前彎下
來,讓自己的背給他當桌。
一張紙放在她的背上“森大哥”在她的背上畫啊畫。
旁邊傳來鬼圓圓驚訝的聲音:“你會畫符?你也是道家的人?”夏召舞心想:“原來森大哥還會畫符?難道他真的是道家的人?這就是嘛,我剛才想到哪去了,難道又在懷疑森大哥是姐夫?姐夫又不會畫符。”在他身邊,蒙面的青年沒有回答鬼圓圓的問題,而是藉著美少女的背,不停的畫啊畫,他畫的非常仔細,紙上線條錯、靈氣發散。
在道家,符術乃是不傳之秘,懂得煉砂手段的,僅有道家宗主等有限幾人,通畫符的人亦不太多,大多數弟都是在拿到畫好的符紙後,於外頭施展使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鬼圓圓雖然是玄關顯秘宗宗主的女兒,卻也是隻懂用符,不懂畫符。
只是,雖然不懂畫,但至少認得出來。
然而,此時此刻,這戴著面具的奇怪男人所畫的符錄,她竟是連認也無法認出。
不但如此,這符錄上線條之繁多與複雜,她以前竟是連見也不曾見過。她心中越來越奇怪。想著這人到底是誰?他戴著面具,給人的覺極是可怖,難道他就是“暗魔”?但“暗魔”又怎麼懂得我們道家的符錄?
她越想越是不解。
她卻哪裡知道,眼前這蒙面青年所畫的,絕不僅僅只是普通的符錄,而是經過仔細推敲,既結合了道家玉靈之氣的奇妙威力,又暗藏陰陽家之神秘咒陣的“咒符”道家與陰陽傢俱都推崇《周易》,可以說,易學乃是他們的源之一。而兩家在理論上,亦有許多相似之處。
陰陽家講“陰陽”道家講“兩儀”兩儀者,天地也。
陰陽家講“三才”道家講“三氣”三氣者,清氣、濁氣、和氣也。
陰陽也好,兩儀也好。三才也好,三氣也好。都脫胎於《易》。
《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
又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