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弒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鈞仍然抱著懷中美少年,呆呆地站在那裡,彷彿一座雕塑。

爆內。

憑著幾條專門為了玩“捉藏”打通的暗道,穆帝成功從御花園溜到了一處大殿上,自己鑽到黃帷密遮的御桌下面,想象著那幾個傻女人在御花園中找皇上找不到急得團團轉的場景…

竟是越想越得意,不知不覺中,睡了過去。

外面的喊殺聲已然離大殿越來越近,躲在桌子下面的皇上睡得甚香,竟是絲毫沒有聽到。

皇上的一舉一動沒有逃過太監總管張敬的眼睛。皇宮已經被重重包圍,伶俐機變的張敬知道憑自己這把老骨頭是很難逃出宮的。就連金寧公主都被手下一幫死士護送著離去,這個天下江山究竟會是誰來作主已然不再是什麼懸念。

張敬確定了皇上仍然沒有離開那個桌子,連滾帶爬地離開大殿,主動向政變的叛軍奔去。

彥王在張敬的帶領下親自入大殿,舉劍挑起黃帷,果見桌子下面蜷縮成一團的皇上睡得連口水都了下來。

張敬察言觀,急急退出。連彥王的幾個親隨也跟著退出。

沉重的大門被掩上,於是偌大金殿,就只剩下皇上與王爺兩個人。

穆帝終於糊糊地醒來,睡眼朦朧中看著王袍玉帶拎著一把長劍的皇兄,眼睛還說:“皇兄,怎麼是你…”彥王手起劍落。

穆帝一把捂住自己的脖子,脖子($,盡在。。(。。文。學網)上那個血口子不住地往外冒著鮮血。

穆帝張大口捂著脖子從金階上一路滾下,滾到金絲的地毯上翻賓著,大口大口地往外吐著血沫。

彥王提著劍慢慢走下金階,劍尖上滴滴嗒嗒地淌著血。捂著脖子口中兀自吐著血沫的穆帝瞪眼看著他,伸手指著他的鼻子。

穆帝終於含糊不清地說出了幾個字:“逆賊…不得…不得好死!”這也許是穆帝一生中說過的最清醒的一句話,也是一生中說過的最後一句話。

彥王第二次手起劍落,割下了皇弟的頭顱。

彥王一手拎著皇弟死不瞑目的頭顱,一手拉著那具沒有頭顱的皇袍少年身子,一步步走上了金階,把頭和身子都重新在了桌子底下。

彥王把沾血的長劍在桌子底下的皇袍上來回蹭著,反覆擦試,直到長劍上的最後一滴血被擦乾。

彥王放下黃帷,還劍回鞘。緩步走出金殿。

金殿門大開。

風火堂三百一十二名殺手悉數被召集在殿前,得到的消鍁他們的堂主被困金殿中,但困宋堂主的所在機關甚是詭異,王爺率人一時竟打不開…

風火堂那些殺手沒有多猶豫,加上對王爺的信任,很快衝入了金殿。

可以容納五百人的大殿,登時衝入了三百多名殺手。

金殿的大門仍然敞開。

彥王的指使下,心腹馬上推來十輛大車在殿外。

同時上百人舉著草葯圍成的火把在周圍。

大車打開,竟是十頭成年的獅晦。

殿內那些殺手很快發現了桌子底下身首異處著皇袍的少年屍體,不少人都到不妙,還想奔出大殿,卻已經晚了。

在散發著草葯氣味的火把揮舞下,十頭成年獅晦只有悉數衝入大殿中。

當最後一頭獅頭獸衝入時,殿門很快被關閉。

於是整個大殿內,充滿著獸吼聲與殺手們的大叫聲。

那些野獸都餓了有一兩天了;殺手們雖然都身手不凡,但從未見過如此怪異的野獸…

這一場人與野獸的較量,註定是兩敗俱傷。

彥王在殿外,聽著裡面震耳聾的獸吼聲與慘叫聲,竟是現出一絲高貴的微笑。

彥王吩咐左右:“馬上全力捉拿金寧公主,最好是活捉。”左右領命而去。

彥王在殿外聞得血腥味,咳嗽一聲,馬上有人捧上薰香的錦帕。

一條灰身影倏地奔至王爺面前,彥王以錦帕捂鼻倒退數步。

奔來的格桑老爹聽得殿內受傷野獸的哀嚎聲,竟是聽得心驚膽戰,顫抖著聲音跪在王爺面前:“求王爺放過我的小雜種們,都是我老頭子的小寶貝兒,怎麼可以被人用刀劍砍呢…”彥王捂鼻懶懶地道:“聽聞有風火堂的殺手入宮造反,本王帶著兵馬趕來救駕終究是晚了一步,居然讓那些殺手賊子弒君!

本王護駕無力,只能藉助老爹的小雜種們剷除逆賊以告已逝皇上在天之靈。老爹儘管放心,後本王榮登大寶,定追封老爹的小雜種們為護國神獸…”榜桑老爹張口罵道:“護你媽的國!”彥王倒退幾步,馬上奔出近十名江湖高手將老爹圍在中間痛下殺手。

風燭殘年的格桑在近十名高手的圍攻下很快連連受傷,最後一次受到致命傷時還不忘高聲罵出一句:“你這個喪盡天良的弒君逆賊,老爹我死後化成厲鬼也不放過你…”一把金斧砍中老爹的脖頸,大半個身首登時異處,卻尚自有些許皮連接。

榜桑老爹的屍身在地上站立了良久方砰然倒地,最後一點皮連接著頭與身子,死後仍然是瞪大眼睛,那雙渾濁的老眼兀自死死地瞪著彥王。

彥王在這對死人眼球的怒視下竟是不自打個寒戰。倒退了兩步,轉眼神又歸復平常。

彥王咳嗽一聲,傾聽大殿裡面的獸吼聲與人的慘叫聲果然是越來越微弱。裡面差不多已經是同歸於盡了,不過多多少少必有活口在內。還有那幾頭該死的老頭子的小雜種們…

彥王捂鼻子的錦帕終於拿開,道一聲:“放火,燒殿!”周圍人屏氣凝神。

彥王高聲道:“亂臣賊子,豈可輕饒!”一桶又一桶的菜油被潑了過去,再扔上數十火把。

彥王在護衛包圍下遠遠地站著,望著燃燒了整個大殿的熊熊烈火。微微地笑著。

在火光的照映下,王袍玉帶的王爺,丰神俊朗,笑容一如既往地高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