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拿到查來的消息,孝敬親王頓時大吃一驚。

不說罪證足夠賈珍一干人死無葬身之地,且說當孝敬親王查到寧國府在國孝家孝期間吃喝嫖賭,立時大怒。當今以孝治國,此時老太妃薨逝不及一年,賈敬去世不過半年,賈珍等人竟假借練習騎之名實則與世家子弟聚在一處廝混,讓孝敬親王如何不怒?

除此之外,寧國府中竟現不少逾制之物。

更讓孝敬親王覺得大開眼界的是,父子兩個居然和尤氏的兩個繼母妹子鬼混在一處,並在外置辦居所供其居住。尤其是那個叫尤二姐的,本已有了婚約,只因那家家道中落,便不願嫁過去,時常和賈珍父子廝混,然後在賈敬喪後不久就和賈珍拜了天地,與他做了二房,現今住在寧榮國府後面的小花枝巷子裡,賈蓉也時常過去和兩個姨娘吃酒,賈珍竟不以為意。也因寧國府的威勢,尤老孃花了二十兩銀子強原先的女婿張華寫了退婚書。

他不知道國孝家孝停再娶的人本應是賈璉,乃因賈璉已經從正途出身,並未和賈珍一處胡鬧,亦不認得尤二姐其人。而賈珍則因捨不得尤二姐美貌,又兼尤二姐是雪作肌膚花為肚腸的女子,不管是賈珍,還是賈璉,只要能娶她便是終身了。

和上輩子賈璉一樣,賈珍向尤老孃母女許諾,等尤氏死了就接尤二姐進門做正室,母女自是遂意,歡喜喜地拜了堂。當時,尤氏一人料理賈敬喪事,累得很了,出完殯病了一場,賈珍方有此語。如今尤氏早已痊癒,母女知自己被賈珍哄了,只是她們素皆靠賈珍供養,不敢怨恨於他。便是賈珍時常和尤三姐親嘴摸臉,尤二姐也不敢吭聲。

尤氏對此一清二楚,奈她素懼賈珍,膝下又無子女,竟是假作不知。

消息說,那尤二姐五年前看中了一個叫柳湘蓮的落魄世家子弟,如今到了婚嫁的年紀,一心改過地想等他回來,向賈珍並尤二姐立誓道一年不來等一年,十年不來等十年,再不濟就截髮做姑子。可見蒼天也庇佑於她,柳湘蓮去年九月回京了,果然賈珍就向和他同行併為他所救的薛蟠提出此事,只說是自己的小姨子,乃是生平罕見的絕。不料那柳湘蓮素厭寧國府的風氣,也知賈珍曾和妹鬼混,當即一口拒絕了,哪怕他如今已和薛蟠結拜成了兄弟,仍不給賈珍面子。尤三姐又氣又羞,知他嫌自己不乾淨,遂用一白綾自縊死了。

孝敬親王不暗暗好笑,若是五年前看中柳湘蓮時便潔身自好,未必不能結成良緣,畢竟柳湘蓮也是個蕩子弟,一貧如洗。偏生她在這五年中嫖了姐夫,又嫖了外甥,吃穿用度不順心就絞衣服掀桌子,為了尤二姐又罵尤氏,還吵著鬧著要去寧國府會一會她,好讓自己姐姐進門,直至如今年紀大了,倒想改過自新了,哪有這樣的好事?

若說是被賈珍所,非她所願,倒也讓人憐憫,可是嫌貧愛富總不是被的罷?尤氏能嫁給賈珍為續絃,孃家也有些基,足夠衣食,寡母俏女娘兒三個何必明知賈珍好,偏要投奔他去?不過貪圖富貴二字罷了。

接著,孝敬親王又查到了賈珍與已逝兒媳秦氏偷情之事,說是偷情,倒不如說是賈珍強,而那秦氏便是因不堪受辱而自縊身亡。

不敬、不孝、內亂,此十惡不赦之三罪也。

孝敬親王氣道:“怪道都說他家不乾淨,真真是玷辱了本王的眼睛!嚴辦,必須嚴辦!”別人家皆是家醜不可外揚,寧國府卻是毫無顧忌,他們家逗蜂軒里人來人往,子孌童,哪有不往外說的?因而誰家都知道寧國府的風氣,鮮少有清白正經人家與他們走動,偏生他們還不自知,仍然沉浸在祖宗的榮光中。

榮國府略好些,所謂略好,也僅是相對寧國府而言,榮國府做下的違法之事並不比寧國府少,只是更隱秘些。大約因為唯一一個好貪杯又下的大老爺賈赦遠離京城,剩下賈政迂腐方正,又有賈母坐鎮,所以不曾出現這些骯髒下之事,偶有幾件也都在下人中,不過因寶玉的無知無禮,常在一處與他廝混的姊妹們名聲並不好。

不能讓他們繼續為非作歹了,多留他們一,他們得作踐多少無辜之人?孝敬親王立即加快了速度。不想在這時,突然傳來坐鎮平安州的西寧王府生了謀逆之心,不僅暗地裡和賈家的一些舊部聯絡,還悄悄招兵買馬,就算他們不是為了謀反,但是未經聖意,私自聯絡其他將士,又招兵買馬,絕對是犯了謀逆大罪。

和西寧王府有所往來的賈家舊部是寧國府的,乃因榮國公賈代善的那些舊部早就因賈赦父子效忠長慶帝了,自然不會和其他人有所瓜葛。

不僅如此,西寧王府和王子騰走得也是極近。

王子騰是西寧王妃賈元嫡親的舅父,行事自然而然地就偏向西寧王府。

長慶帝龍顏大怒,忙命孝敬親王放下手頭的公務,和郭拂仙藉著巡邊的名頭,親往平安州查證,西寧王府在平安州盤結百年,其勢極大,但是這些年長慶帝並未疏忽平安州,那裡榮國公賈代善的舊部都已經由自己的心腹接手,完全能和西寧王爺抗衡而不致擾民生亂。

犯了謀逆之罪,寧榮二府最終的結果已是鐵板釘釘。

仔細回想上輩子平安州西寧王府的動靜,林如海嘆了一口氣,很快就明白孝敬親王和郭拂仙奉旨巡邊的真正用意。

記得上輩子平安州的動靜被發覺是在兩三年後,而非如今。大概因為長慶帝比前世新帝更有本事,又早已收服賈代善的舊部,所以提前發現了。如此也好,上輩子因發現得晚了些,平安州大亂,著實費了不少心思,百姓吃了不少苦頭,今生倒能避免了。擒賊先擒王,只要孝敬親王查明實證,先抓西寧王爺,一切都容易了結。

郭拂仙足智多謀,有他給孝敬親王出謀劃策,定能平安抵達平安州,也會有更恰當的藉口,不會被西寧王爺發覺來意,徒生忌憚。

罪魁禍首終在寧,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首。

雖然知道長慶帝英明神武,而且賞罰分明,這件事絕不會牽扯到自己家,甚至也不會牽連賈璉父子,但是林如海還是有些煩悶,此事一出,林家亦是首當其衝地受到哪些對自家不滿之人的抨擊,即使不會受損,也不會影響到自己家的名聲,到底不雅。

小廝忽然進來道:“老爺,柳玉荷柳公子送了拜帖,求見老爺。”柳玉荷?那不是林智的同窗?家雖貧,人卻有志氣,又極愛惜字紙,後來在自己家的書肆做些抄寫活兒,貼補寡母度,林如海一直都很喜歡他。

聞得他鄭重奉上拜帖,林如海亦依禮而待,親筆寫了回帖。

收到回帖後,知曉林如海今得空,午後柳玉荷便登門了,因他有事相求,臉上不免帶了一點兒羞澀,半都張不開口。

林如海笑道:“你和智兒一處讀書,亦是我的子侄,不是外人,有話直說罷。”柳玉荷心裡一暖,他最敬林如海便是因此,他從不曾倚仗出身富貴,身處高位就看不起窮困之人,亦資助了許多貧困學子讀書,所以聽了林如海的話,他躊躇了片刻,道:“學生想走大人的門路,給堂兄尋個差事。”林如海一愣,問道:“你堂兄是哪位?”至於柳玉荷為何來求自己,而不是懇請理國公府出手,自己卻知道一些,他雖是理國公府的旁支子弟,但也和榮國府裡賈芸一般,子過得甚是艱難,甚至不如府裡體面的下人。

柳玉荷忙答道:“學生堂兄名喚柳湘蓮。”林如海脫口而出道:“柳湘蓮是你堂兄?哦,是了,你們同為理國公府旁支子弟,不曾想他竟是你堂兄。我恍惚聽說他前幾年因事外出,去年九月才進京?”柳玉荷沒想到林如海居然連柳湘蓮這麼一個小人物的事情都如此清楚,怪不得他能做到如今的官位,深受聖人信任,遂道:“大人說得不錯,那年他因打了榮國府一位姓薛的親戚,怕被他們尋仇,所以出京避禍去了。那位薛大爺也因捱打不好留在京城,出門做生意,今年遇到盜匪,被學生這位堂兄救了,兩位結為兄弟,一同回京。”一段故事說完了,柳玉荷才想起榮國府是林如海的岳家,不由得漲紅了臉,畢竟柳湘蓮打的是榮國府的親戚,即使後來又救了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