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果然人多好做事,而且许俊的研判也很正确,沿途没消息,很可能她们在途中遇惊,折入岔道去再出事,路上的人自然不知道了。

有人在一条通向岔路的小村落中,找到了那辆车,也找到了那个老头儿。

他是被人救起来的,背上腿上都是刀伤,血过多,奄奄一息,足足昏了七天,这才刚刚苏醒过来。

韩宏跟许俊忙赶了去,那老头儿勉强能开口,才断断续续地说出经过。

那天他们回长安,忽见前面尘头大起,却是一队胡儿的骑兵过来,老头儿知道最近这些胡人很不守规矩,怕有意外,忙把车子折入岔道,那知胡儿竟然也追了上来,在村外拦住他们,看见车中的两个女子,立刻就要抢了走,老头儿上去拉扯,竟被他们砍了几刀。

老头儿命大侥幸没死,被村中人救了起来,但是柳青儿跟玉芹被那一队抢去,则不得而知,长安城中的胡人太多,而且差不多都有抢掠妇女的习惯,这是他们上的风俗,打了胜仗后,败方一切的物资都是战利品,包括妇女在内,他们不要土地,因为胡人是没有领土观念的。

他们大部份是游牧民族,逐水草畜牧以为生,并没有固定的领域,在每一片广大的草原上,聚居著很多的部族。一个部族又分为许多支族,一个支族又包含著若于家族,乃形成一个奇怪的国度。

在长安城中,聚集了几十个胡族的王公,从这么多的胡族王公中要去找出是谁劫走柳青儿,那实是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

因为大海捞针,只要找到针的所在,总还有办法可想的,但现在就算知道是那一个劫去了柳青儿,想把人找回来,恐怕还是万分困难。

这些胡儿天不怕地不怕,他们以胜利老自居,因为是皇帝老官儿向他们借兵来退贼,现在把贼人打退了,他们得些战利酬劳是理所当然的事。

总算他们对皇帝老官儿还懂得一点做客人的本份,没抢到里去,抢几个民女玩玩,皇帝也无法千涉。

因此韩宏打听到消息,好像跌进冰窖一般,全身都凉了。

许俊则是既愤怒又着急,连声骂道:“不长眼的胡狗!居然欺负到我们弟兄头上来了。大哥,没关系,知道有著落就好,人被他们抢去了还算好,只要不被他们杀死,兄弟一定能把大嫂救回来的。”这一说倒是又唤起了韩宏的生趣与希望,他记起了老师太的话,说他与柳青儿的婚姻该当有一次大劫,老师太也曾隐约地劝过他,教他看开些,说女人的名节是内心重于形体的,只要真情不移,便算是全贞了。又说红颜多薄命,佳人易遭鬼神之妒,柳青儿不幸生为绝红颜,偏又是个明慧佳人,所以她的命运中多劫难,也唯有以不变的真情,才能度过劫难,相偕白首。

韩宏当时也表示了说他自风尘中娶得柳青儿,是她这个人、这份情,以前都不计较她的职业,以后自然也不会计较她在无奈时的遭遇。

而且,他还再三郑重叮咛柳青儿为他珍重此生。要她不管遭遇到什么,都必须要活著。

人活著才有希望。

那时主要是怕被安禄山的人搜到了,却没有想到事情会出在胜利还京之后。

不管怎么说,柳青儿总算是听从了自己的要求,没有轻生,含屈地活下去。

在老头儿的叙述中,韩宏听说了当时的经过。追兵渐近时,倒是玉芹急得用剪刀自杀,还是柳青儿把她拉住了,劝她说:“傻丫头!求死是很容易的,但我们这样一死,抛下爷一个人,岂不是害苦了他。咬紧牙关活下去,活到爷回来,总有办法会救我们回去的。”玉芹哭著道:“那时我们还能去伺候爷吗?”柳青儿道:“为什么不能?你应该知道爷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是从平康里巷出来的,爷对我们何尝有半点轻视?只要我们的心是乾净的、庄严的,身体上的污秽,又能算得了什么?”

“即使爷能谅解我们,但别人又会作何看法呢?”柳青儿庄严地道:“丫头!我们跟的是爷,不是别人,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只要爷不嫌弃我们就行了。”这样才打消了玉芹的死意,车子被拦下来时,她仍然很镇定,一再地想要问出对方的来路,只可惜那老头儿既沉不住气又没注意听,挨了好几刀都没听清楚。

因此韩宏到稍稍安的是柳青儿尚安在,目前虽不知去向,但一定是可以打听得到的,她自己也会设法知会她的下落,然后再设法把她接出来就是。必要时尚可以请侯希逸出面讨取。

侯司马手握大军,他还可以镇住这些胡人。自从接驾的大军回到长安之后,胡儿的气焰已弱了许多,长安市上也惭惭恢复往的繁荣。

只是侯希逸这些于实在太忙,他要跟皇帝商议策划建立朝廷人事,又要布署军务,还要注意军情,因为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先叛了燕降唐,而后又复叛唐想自立,郭子仪与李泌等正分兵讨伐。

一切都要从头建树起来,侯希逸原是希望韩宏能帮帮忙的,但在家将的口中得知柳青儿被劫的消息,知道韩宏心中焦急,没有再去烦他,而且更派了许俊带了他的部下家将,帮忙寻找。

这样子的支持已经很够情了,韩宏十分,侯希逸道:“君平!别谢我了,你们结缡,我还是大媒,应当尽力的,只要打听到确实下落,我会替你出头去讨人的,你就安心去找寻吧!唉!上皇对你倒十分欣赏,他一直在问你,想召你入去谈谈,本来这是个机会,但我知道你的心情,推说你派出公干未返,你不会介意吧?”

“当然不,而且太了,君平目前认为找寻青娘是最重要的事,其馀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侯希逸只有摇头叹气,自个去忙了。

许俊带着同僚家将四出访查,而韩宏则又请曹二虎他们一干弟兄,也都在四城探访,却始终不得消息。

人是被一队胡儿劫走的,目标自然是放在那些胡人王公身上,但他们占据许多王公的住宅,戒备森严。

更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将那些大宅中的汉家佣仆都赶了出来,换了他们自己的侍儿,所以内宅的消息传不出来。

许俊甚至于利用夜晚,潜入几家大宅去探查了一阵,也是没有消息,倒是他被人发觉,误为盗贼,连追带喊要捉拿他,幸好是曹二虎他们机警帮忙在他处放火,引起了混,才得以身。

可是如此一来,各王公的居处又加强了戒备,连暗入访查也不容易了。

足足十几天,韩宏不眠不休,瘦得两腮见骨,许俊只有暗自心焦,除了好言相,又有什么法子呢?

人在没有希望中,开始会寄望于鬼神了,韩宏本来是不信佛的,可是最近的两天来,他开始变得十分虔诚,每见寺庙,一定前去烧香祝祷,祈求菩萨指示。

说来也奇怪,他在每座庙宇中求得的签条都是差不多,劝他耐心等待,总有云破月现,破镜重圆之

就是这些空虚的希望支持他,维持他的意志,使他没倒下去。

这一天,韩宏一个人跑到终南山麓的白衣庵中。那是柳青儿避难时栖身的地方。也是在这儿分手遇到第一度劫难的,那次,老师太对他预示休咎,十分灵验,于是他想去再找老师太卜一卦看。

老师太的白衣庵是不准男人进入的,就是在战时,安禄山的军卒都未能入内扰,但对韩宏,老师太竟破例允许他入内,在白衣观音大士宝像前虔诚地上香祝祷后,老师太也在佛前起了一课。

她闭目凝神,默思了半响之后,脸上居然出现了一丝微笑:“韩施主,恭喜恭喜,这一课竟是旧燕归巢之兆,主团圆重逢,尊夫人即将与你相见了。”韩宏心中虽然高兴,但他类似的话听得太多了,每一次求神问卜,都是这个答案。

虽然每一次都增加他的希望与信心,但也增添他的落寞心情,因为神佛像是在敷衍他,并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指示。

老师太见他落寞的神情,不祭诧然道:“韩施主,你好像是对这件事不兴趣似的。”韩宏忙道。

“弟子为了找我拙荆,这些子夜不睫,终里四处奔忙,食不甘味,怎会不关切呢?”

“可是贫尼告诉施主卜相结果时,施主好像并无欣喜之状,似乎十分冷漠。”韩宏叹道:“不瞒师太说,弟子这几天来,把长安四城的寺院都跑遍了,馨香祝祷以求指示,每次都是差不多的指示。”老师太肃然道:“这就是了,你想,庙中的神签诗条不下千百条,回答各种疑难,指示津,何以在千百条指示偈句中,会每次都有相同的回答?这证明了天心虽渺,却是无微不至,无信不徵的。”

“可是弟子始终未得有一句确讯,老是这些空的希望,弟子望眼穿。”老师太点点头道:“这是你期盼之心太切,不要怀疑神示,占卜虽是象的东西,却颇有些道理,而且贫尼的卜卦不轻易而为,每当心血来之际才作一卜,从昨夜开始,贫尼就有预到你会来,因此这一卜的结果必有信徵。”-才说到这里,忽闻檐前一阵呢喃,却是一双燕子飞舞,在那个泥巢前迥翔。

老师太神一动道:“这是去年的一对雏燕儿,今年又从南方过完冬回来了,居然还认得旧巢。”起身走到门口,望着檐下,但见那对飞燕不住地啾呜、飞翔,却没有进巢,而且颇有忧急。

老师太倒是诧然地道:“燕归旧巢,重返故居,为什么又绕梁迥翔,不一月进巢呢?难道它们远渡关山,还不到疲累不肯休息吗?”正说之间,忽听梁上一阵窗窗之声,从燕巢中探出一颗黑黑的圆头,口中伸出两枝唁唁的红舌,却是一条蛇儿盘踞其中,老师太倒是吓了一跳,退后几步道:“难怪燕儿们不肯进去,原来巢中有凶险,啊!这条蛇儿可真不乖,本来梁上有好几只燕子的,叫它给咬死了两只老的,现在又想来加害这一对新长成的,啊!阿弥陀佛!”韩宏道:“容弟子来替师太杀死那条蛇。”他是由于看到那一对归来的燕,被蛇儿占据旧巢,变成有家归不得,心中十分愤怒,而柳青儿被胡人掳去,同样是因为强梁所侵,不得团圆,所以对蛇表示了万分的痛恨。

但老师太却道:“阿弥陀佛!蛇儿虽不该,到底也是另一条生命,佛前不可杀生,把它赶走就行了。”韩宏道:“赶走了它还会再来的,若是它在晚上前来,那两只燕儿正在睡眠中,岂不害了它们?”老师太轻叹一声道:“天心虽渺,却是无微不至,一饮一啄,俱有安排的。”那一对燕儿忽而回头空飞出墙外而去,韩宏道:“老师太,您看,那对燕儿弃巢而去了。”老师太摇头道:“不会的。它们去年也遭到蛇扰,而且它们的父母还死于蛇口,它们都没有放弃旧巢,今年又怎会放弃呢?燕子是不会轻易放弃旧巢的。”

“那么它们何以离去?”

“也许是出去绕一绕,等蛇儿离开再回来吧!韩施主,你快把蛇儿赶走了吧!”韩宏在院子里找到了一晾衣的竹竿,伸出去打蛇,那知蛇儿竟缩进巢里去了。

那巢筑在梁间,为了便于燕子空中出入,巢口略向上偏,韩宏在地下举著竹竿,倒是伸不到巢中去,又不能把燕巢给捣毁,空呼奈何,放下竹竽道。

“我今天才知道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这蛇儿的确把我给难住了,师太!你庵中的梯子在那儿,我去搬来。”老师太道:“梯子还在后面菜园中放著,只是搬来也没有用,太矮了,仍是够不著。”

“那该怎度办?”老师太忽而笑道:“不忙!不忙!天助仍须自助,天心虽无微不至,但人仍应当自助自强。”她手指天空,却是那对燕子去而复返,雄燕口中衔著一样东西,飞行极速,而空中却仍追著一团东西,飞得临近,才看清是一群野蜂,而燕子口中衔著的是一个蜂巢,韩宏道:“这燕子忒也无赖,自家的窝叫人占了,它却去夺了蜂儿的巢来,自己又不能住。”才说著,却见燕儿将蜂巢投入燕巢之中,那蛇儿只当是燕子进窝,一口咬住了,发觉不对,忙吐出来,而蜂群已至,把蛇儿当作夺巢的敌人,嗡然齐聚而上,一阵猛刺叮,痛得蛇儿跌出窝外。

从几丈高的屋梁上掉下来,摔得自然不轻,何况那群蜂子还紧追著不放,继续地在攻击著,而且那蜂窝也跟著落了下来,滚在一边。

蛇儿终于在蜂群的攻击下,寂然不动了。那么多的蜂毒,就是叮咬在人的身上,也会死的,何况是一条蛇!

蜂子也放弃攻击,嗡嗡地围在蜂巢上不断地翻绕,显然束手无策,这个地方不适合筑巢,但它们又无力把蜂巢移走。

这时黑影一掠,又是那头燕子飞了下来,衔起了蜂巢,展翅向墙外飞去,蜂群又嗡嗡地追著走了。没多久,燕子再度回来。却已无蜂群追随,想是已将蜂巢置放回原来的地方了。

两只燕儿终于投入它们的旧巢,从里面探出头来,向老师太唧唧啾啾地叫著,似乎在细诉阔别后的情形。

韩宏却为这一幕情事看得呆了,他没想到两只燕子会有这么高的智慧,懂得利用蜂群来剪除强敌,现了这一手漂亮的驱虎狼之计。

老师太却直念阿弥陀佛,最后才笑道:“韩施主,你该相信贫尼所说的话了,这就是天心微妙,自有安排。”韩宏摇头叹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老师太道:“贫尼的卦象中测得的是燕归窝巢之象,现在正是南燕北归之际,而小庵的燕儿恰好在今归来,这说明了你与尊夫人重逢之期,必在目前,说不定就是今天,你再到那里去找找看。”韩栩也为之心动,因为老师太的预言很少有失灵的,看来他果真是快找到柳青儿了。

因此他谢了老师太一声,告辞出庵,慢慢向城里走去,来到灞桥附近,却见桥头柳正青。

大家正在读